加入收藏  |  繁体中文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
新闻资讯 ||  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动态 - 家族动态
六修主编正清作谱牒情况报告
发布时间:2013.10.15    新闻来源:   浏览次数:

六修谱牒情况报告

    能公后裔曾经五修家谱:首修是1829年,至今184年;二修是1892年,至今121年;三修是1942年,至今71年;四修是1987年,至今26年;五修是2003年,至今10年。前五次修谱,历代族人精心组织:查史料、记家事、绘坟图、传家风,为后人完善家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在此,向为前五次修撰谱牒的先辈和族人们表示崇高的敬意。
    2010年农历十月十五,在重建宗祠落成庆典时,能公后裔家族理事会议决定六修家谱。至今经历了五个阶段,完成了六修任务。主编受家族理事会的委托,代表编委会向大家报告六修谱牒情况:

    一、六修谱牒的宗旨
    概括为四句话:以史为据,正本清源、光前裕后,更新观念。
    以史为据,就是溯源部分,正史与谱料互相印证,以正史为准。
    正本清源,就是重点解决前五修谱牒中由于资料不全、信息不畅、交通不便造成的脉源不清、世系不畅、迁徙不详等问题。
    光前裕后,就是在谱牒中彰显先祖杰出人物的事迹以激励后人。
    更新观念,就是在新增资料中剔除男女不平等等陈腐提法。男女的生辰,名讳,婚配同样入谱,同样入赞传。
    二、六修谱牒的概貌

         1、全套谱牒共28卷,比五修谱增加3卷,其中重建宗祠一卷,
       阜阳一卷,新增传记一卷。

   2、新增文稿32篇,其中谱序二篇,祠记专卷四篇,传记二十六篇。
        3、勘误五修谱牒一千余处。
       4、溯源部分,上延二千余年,增补远祖四十世,溯源至上下五千年。
       5、印刷纸质谱六十四套,制作了电子版谱和网络版谱。
        三、六修谱牒的过程
        1、酝酿阶段。约半年时间,主要是理事会召开会议,确定六修的内容、方式、时间安排等;成立六修编委会,确定了在理事会领导下的编委会及其组织体系。
       2、资料收集,史料查证,赞传续写阶段。这个阶段,各房在房长等族人的组织下,以五修谱牒电子文档为基础进行资料普查,完善各类资料;在此期间各房负责人跋山涉水,走门串户,讲解登记,宣传发动,捐收费用,付出了艰辛劳动;同时,编委会组织专人查证资料,对能公以上的世系进行溯宗追源、正本清源,勘误重大史误多处。
       3、资料录入、校对和汇集整理阶段。谱堂汇集清稿,编委筛选文稿。这个阶段任务重、耗时长、要求高,在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才顺利完成,特别是正东夫妇,他们放弃店面经营,经常忙碌到深夜十二点多,却从不计分文。
      4、编撰印刷阶段。理事会购纸张、买设备、做谱盒。正玉和正东夫妇亲自参加印刷工作,做出了极大贡献,为修谱节约了大量资金。
      5、文化提升阶段。这个阶段,主要是制作电子版家谱、网络版家谱、制作家族文化网站、编写宣传册等,以文化提升开创了家史传承的现代化新时代。
      四、六修谱牒的困难与做法
     1、六修谱牒的主要困难
    一是考证任务重。如世系、杰出人物事迹、堂号、房号、迁徙原因等都需要一一清理。
    二是需要勘误处多。五修谱牒赞传序纪实部分卷首部分错漏多处,需要一一校正。

    三是发动难度大。五修与六修相距时间仅十年,又逢重建宗祠刚结束,一些族人对六修宗谱有不同看法,给收费带来一定难度,增加了各房的工作量。
         2、六修谱牒的做法

   为克服上述困难,六修采取的是“12合”:
      1”是分工负责。宗亲理事会负责组织领导,各房头负责资料收集,编委会负责修编、撰写成卷。
      2合”:一是分散与集中相结合。各房独自整理清稿,集中鉴别整理。二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。内查即查五修以上老谱,查网络信息和史书,以克文为代表的编委会,查阅史料数十部,查阅网站近百个,撰写文字100多页。外调即到金寨江店普查,查阅杨姓家谱十多套。
         上述任务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,主要归功于:1、以光增为首的宗亲理事会的正确领导,多次组织会议往返于成都——六安,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;2、编委会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懈努力;3、各房长的辛苦奔波、精心组织及其全体族人对六修的共识和支持;4、其他各级组织、领导的支持和帮助;5、家族有一批热心家族事务、有能力、有水平又无私奉献的精英。比如:理事长光增决策指挥有力,总顾问、副主编克文学识渊博、熟谙史书、高屋建瓴,为家史溯源、像赞撰写、传序起草、校正等做出来巨大贡献;副主编克华负责祠堂卷撰写、文稿校对和园圃庆典策划,做出来突出贡献;正玉不仅协调各方不辞辛苦而且亲自组织和实施家谱印刷,付出了大量时间;正东夫妇无私奉献运用现代技术修撰家谱并亲自录入校对印刷;还有文峰、光祥、克胜、克银、克军等各房的优秀儿女都为六修圆谱做出了积极贡献!
   在此,一并衷心感谢!
   五、六修的特点和创新

1、正本清源

    清理了从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到我受姓始祖杨伯侨的世系;理清了2700年前的杨伯侨到弘农杨姓始祖杨震的世系;理清了2000年前杨震到我迁六始祖能公的世系。这“三个理清”使我迁六杨姓是炎黄子孙的血脉渊源清晰可见。
    2、家风溯源

我杨姓以“汉室辞金开世胄,程门立雪著家声”为骄傲,辞金“四知”之杨震。立雪程门之杨时,与我们这支杨姓有什么样的血脉渊源?六修给出了明确的答案。

    隋文帝杨坚、杨家将、杨贵妃、杨尚昆等杨氏名人可是与我们血脉一宗?六修也给了肯定的答案。
     3、文化创新
    自古以来,家族谱牒都是以优质纸誊抄或者印刷,然后装订成册,这样做家谱可久存、庄重,便于家世传承。
    但是,随着时代的发展,单一的纸质谱牒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:一是数量有限,难以满足广大族人拜读的要求;二是查找检索困难,特别是对家族人口家多的谱牒,靠纸质读阅方式查找资料就非常费时;三是修订补充难,一般二三十年才续修一次谱牒,资料留存入谱难免遗漏;四是传统谱系的记录资料不完全往往让后人难以查证,比如:家庭住址及其迁徙不详实;坟图位置仅记录坟向等,地名也不精确,难以查找;五、家族重大活动和贤达的事迹不具体、不生动、不直观。
    为此杨氏宗亲族务理事会研究决定,采取以下办法,与时俱进,推动家族文化建设和传承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1、建立家族网站:站名:天聚皖西杨氏文化网;域名www.0564y.com,网站将全面介绍杨氏发展历史、文化传统以及能公后裔的重大活动、爱家报国的先进事迹等等。电子版家谱也可在网站密码查阅,家教视频可以网上观看。

    2、制作电子版谱:使用专门的家谱软件,增加其查找检索功能,各类视频、影像记录功能,远程阅读功能和授权及时编修功能。
    3、制作家教视频:家族历史、文化、事件、人物等以视频的方式收集记录下来,用作教育激励后人以及史料留存。家史视频收到族人好评。

    4、编制族教简本:本册《传承家族文化
弘扬四知家风》就是族教简本的首次尝试,期待今后编撰越来越好的家族文化教育资料。

    六、几点期望:
    1、建祠、修谱,旨在传承家族文化、弘扬家风家德,教育后代建功立业,报效国家,所以我们要永远牢记这个宗旨!
    2、常讲家史、常念家风、常读家谱、常聚家祠、常祭先祖、常叙亲情是增强家庭凝聚力和社会和谐度的重要途径。我们不管走多远、飞多高、官多大、财多富、难多少,都不要忘记我们的根!它会给我们幸福和力量。
    3、六修卷装家谱只有60多部,难以满足族人的需求。请各位宗亲多关注我们的网站、多利用我们的电子版家谱、多看看我们编撰的普及宣传册,家族文化的共享和普及,我们会在那里实现。
    4、再修家谱的期盼:(1)六修家谱,尽管编委会尽了最大的努力,但是疏漏之处、谬误之处在所难免,恳请宗亲发现后及时提出,我们将在网站和电子版本上及时修改。(2)我们六修家谱仍然留下一些遗憾需要弥补:一是族人身份信息不完全,将来可以用身份证扫描的方式,完善身份信息;二是坟图位置不详,将来可以利用卫星定位经纬坐标和音像资料来准确定位;(3)关于联修问题:六修阜阳支系回归了能公世系,实为我家族的一大喜事。然而,天下杨姓多数同根,目前全国不少杨姓已经开始了联修家谱;未入谱的能公后代也期盼归宗,部分杨氏宗亲期盼的同族联修问题此次六修虽然没有能够解决,但是期盼族人们今后继续努力!
     团结和谐的中华民族,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建设,同为炎黄子孙的能公后裔,一定要为杨姓家族的繁荣和祖国大家庭的美好梦想而共同努力!

六修家谱编委会

2013年农历十月十五日

 

 
栏目导航 NAVIGATION
置换案例 更多>>   
程门立雪
成语“程门立雪”,今用来比喻学生尊师重道的执着与专一,其典源出于宋代杨时的一段… 2017-04-26
独拳者  独权也
杨坚为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。传说他的母亲吕氏在生他的前夜,曾梦见腹内苍龙盘… 2017-04-26
杨震过洞庭湖
洞庭湖纵横800里,传说常有河神水妖作怪。有一句古谚:“斗米过洞庭,石米也是过洞庭… 2017-04-26
协会会员单位 更多>>   
六安市传世家谱  |  淮南师范学院  |  绿珍集团  |  龟山公祠  |  六安论坛  |  常用网址  |  凤凰网  |  腾讯网  |  优酷网  |  百姓网  |  黄页88  |  赶集网  |  新浪博客  |  影视大全  |  首商网  |  中国汉典  |  央视网  |  天聚皖西杨氏文化网
 
网站首页  |  关于我们  |  入会流程  |  招聘中心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  Copyright  2020  www.0564y.com  杨氏家族能公后裔理事会  版权所有  
宗祠地址: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陆集村东杨祠    理事会电话:13805645022   基金会电话:13605646979   E-mail:281795888@qq.com   ICP备案号:皖ICP备16011405号